大众新闻:四年之间,水质从劣Ⅴ类到Ⅲ类,康汇河如何“洗掉污名”?_媒眼看环保_山东省生态环境厅
时间:2025-09-28 作者:佚名 来源:山东省生态环境厅
初秋时节,走在肥城市康汇河畔,碧波荡漾,垂柳依依,湿地里不时有白鹭掠过水面。岸边的骑行道上,不少市民迎风驰行,亦有垂钓者静坐河堤。几年前,这里还是一条让人避而远之的“纳污河”,如今却已成为人们休闲散步的好去处。9月10日,由山东省生态环境厅主办的“见证河湖蝶变 共建美丽山东”媒体行活动走进这里,见证了康汇河的“华丽转身”。
康汇河是肥城的母亲河,由康王河与汇河汇合而成,经大汶河、东平湖,最终注入黄河,也是保障南水北调供水安全的重要河流。近年来,肥城市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以“控污染、增水源、推修复、严监管”为抓手,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投入3.6亿元实施康汇河生态保护修复工程。
在城区污水处理厂下游,新建的800亩表流湿地已初具规模,碧水环绕,成片的湿地植物随风摇曳,构成了一道天然的净化屏障,也为鸟类和鱼类提供了新的栖息环境。沿线21公里河道经过系统整治,岸坡平整有序,护坡植物层层叠叠,沥青铺就的堤面干净整洁,河流整体面貌焕然一新。
这种变化不仅体现在视觉感受上,更反映在水质指标中。监测数据显示,康汇河陈屯桥省控断面水质已由2020年的劣Ⅴ类提升至2024年的Ⅲ类,比规划目标Ⅳ类更进一步,水环境质量指数改善率接近50%。
河清岸绿,鸟鸣鱼跃。康汇河湿地公园如今已监测到维管植物129种、脊椎动物108种,其中鸟类78种,国家二级保护鸟类就有8种。水生态系统逐渐重建,城区黑臭水体实现“动态清零”,“纳污河”完成向“景观河”的蝶变。
生态红利不断释放。康汇河流域草木繁茂、碧波荡漾,成为市民生活不可或缺的景观带。傍晚时分,沿河散步、跑步的人络绎不绝,河岸也成了年轻人拍照打卡的网红点。随着水环境改善,康王河国家湿地公园建设加快推进,康汇河被誉为泰山区域生态环境保护的示范带。
水资源利用同样迎来新局面。2022年建成投运的康润再生水厂,采用超滤、反渗透“双膜法”深度处理工艺,将尾水“变废为宝”。“再生水厂投资2.6亿元,生产规模6万吨/日,主要是将肥城市康龙、康汇、中节能三座污水处理厂的尾水集中收集后,通过传统工艺加双模法(超滤+反渗透)制成高品质再生水,其中主要指标电导率低于50,供给石横电厂和肥城化工园区作为生产用水。”肥城市康润水务有限公司经理王培博介绍说。
截至目前,再生水厂累计处理污水处理厂尾水3700万吨,日均减少地下水开采4万多吨,每年可节约2100万立方米地下水,为区域产业发展提供了可靠保障,也为地下水涵养赢得了宝贵空间。
从污水横流到碧波荡漾,康汇河的蝶变,正是肥城市统筹治理、久久为功的写照。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的转化,在这条母亲河畔展现出鲜活注脚。
原文链接:http://sthj.shandong.gov.cn/dtxx/mykhb/202509/t20250926_4852585.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监督电话:17610609455,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