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新闻:游客爆满,这片“江北桂林”藏着怎样的秘密?_媒眼看环保_山东省生态环境厅
时间:2025-09-28 作者:佚名 来源:山东省生态环境厅
清晨的沂河,水面泛着微光,雾气在河湾缭绕。沿岸花海次第绽放,灰瓦白墙的村舍倒映在碧波之中,宛若一幅江北水乡的画卷。这里,是位于沂源县的龙湾水乡乡村振兴示范区。9月11日,由山东省生态环境厅主办的“见证河湖蝶变 共建美丽山东”媒体行活动走进这里,在实地探访中感受乡村振兴与生态文明建设交织出的新景象。
龙湾水乡由龙巷、黄家宅等11个村组成,总面积近29平方公里。依托沂河源头的生态禀赋,当地探索出一条“以河为脉”的发展路径,把自然景观与产业振兴、文化旅游交织在一起,逐渐显现出“文旅农商”融合的齐鲁样板。
从空间布局上看,龙湾水乡不是零散建设,而是“一体谋划”。北靠经济开发区,南接牛郎织女风景区,县里把这里定位为“四区共建”:既是土地熟化区,也是居民休闲区、农业发展区、旅游配套区。近年来,累计投入数亿元,对沂河燕崖段清淤疏浚、修建橡胶坝、溢流堰、漫水桥,防汛道路超过百公里,河道面貌焕然一新。
环境提升让村庄气质大变。龙巷段打造了两万平方米的四季花海,立面改造后的村舍白墙青瓦,点缀小微景点与休闲公园。下龙巷村的河道整治与雨污分流,让村庄告别“脏乱差”,荷塘、花海与灰瓦白墙交织成景,被称作“江北桂林”。
龙湾水乡的亮点不仅在景,更在产业。这里推行“合作社+基地+公司+农户”模式,发展蒜黄、有机韭菜、葡萄、樱桃等特色产业,建成4000多亩产业基地。消水村的蒜黄协会年销售量达2.5万吨,带动增收1.5亿元;下龙巷“樱树之缘合作社”把樱桃大棚搬进村庄,春节前上市的冷棚樱桃最高卖到每斤300元,为村集体和社员带来双重分红。
产业之外,文旅要素正在注入。餐饮、露营、采摘游逐渐兴起,音乐美食节、健身跑、户外写生等活动让龙湾水乡走红。今年“五一”,片区单日游客量突破2万人次。下龙巷的闲置宅基地被改造成高端民宿,带动周边农家乐集体兴起。游客在这里既能观景、采摘,又能体验乡村夜生活。
乡村振兴,不只是“富口袋”,更是“富脑袋”。龙湾水乡把党建引领与产业升级结合,把“美丽乡村”变为“美丽经济”。未来三到五年,当地计划通过市场化、公司化运作,把这里建设成集培训、康养、休闲、观光、民宿、夜经济于一体的乡村振兴示范区,年综合产值有望超过5亿元。
绿水绕村,青瓦映波。龙湾水乡的故事正在说明:当生态禀赋与产业融合,当文化和旅游相遇,乡村不仅可以留下青山绿水,更能托起共同富裕的梦想。
原文链接:http://sthj.shandong.gov.cn/dtxx/mykhb/202509/t20250926_4852611.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监督电话:17610609455,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