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法护青绿丨环境资源审判“亮剑” 严惩机动车检测造假
时间:2025-09-17 作者:佚名 来源:广西壮族自治区生态环境厅
荷法护青绿 贵港市两级法院积极贯彻最严法治、系统保护、绿色发展、协同治理等新时代环境资源审判理念,按照“创新载体、品牌引领、辐射带动、全面提高”的工作思路,找准司法审判推动绿色发展的着力点、切入点、结合点,创新打造了“荷法护青绿”环境资源司法保护品牌,形成具有贵港特色的环境资源司法保护工作品牌矩阵,以司法之力守护荷城贵港优美生态环境。 环境资源审判“亮剑” 严惩机动车检测造假 为牟利竟篡改监测数据,为两千余辆超标车开出虚假合格证明。近日,广西壮族自治区平南县人民法院对这起机动车排放检验机构造假案作出一审宣判,以提供虚假证明文件罪判处被告人陈某某有期徒刑一年十个月,适用缓刑,并处罚金。 基本案情 法院审理查明,2022年4月,时任平南县某机动车检测有限公司总经理的陈某某,为提升公司营业额与经济效益,滋生造假念头。其通过非法渠道购置作弊设备,指使公司工作人员在机动车尾气排放检测环节,采用屏蔽、干扰车辆原始信息的方式篡改检测数据,致使2000余辆本应未达标的机动车,违规取得“检验合格”证明文件,严重扰乱机动车排放检验市场秩序,对区域大气环境造成潜在污染风险。 裁判结果 法院审理后认为,被告人陈某某作为检测机构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组织实施作弊行为并出具虚假检验报告,其行为已构成提供虚假证明文件罪,依法应予以惩处。综合考量其犯罪情节、认罪悔罪态度及社会危害后果,法院作出上述判决。被告人陈某某当庭认罪服判不上诉,该判决已发生法律效力。 以案说法 机动车排放检验机构是守护机动车合规达标排放的重要关口,其规范履职直接关系移动污染源减排成效与大气环境质量改善。然而,本案中陈某某作为机构经营者却为逐利铤而走险,突破法律与道德底线。 此案的依法审结,既让违法者承担相应法律责任,也向社会释放了人民法院依法严厉打击第三方环保服务领域违法犯罪、维护市场秩序的明确信号。此案也是贵港市两级法院以司法利剑严惩环保领域违法犯罪、守护群众环境权益、助推大气污染防治的生动实践,为机动车检验行业划定了清晰的法律“红线”。 当前,我国环境空气质量持续改善,但机动车污染物排放仍是城市大气污染的重要来源,机动车排放检验机构的规范运行对移动污染源减排至关重要。2025年5月,生态环境部等九部门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优化机动车环境监管的意见》,明确要求强化机动车排放检验与维护治理协同。贵港市两级法院严格贯彻落实九部门意见精神,充分发挥刑事审判职能,聚焦第三方环保服务机构守法经营、重型货车达标排放等重点领域,加强与生态环境、公安、交通运输等部门的协同联动,健全案件移送、信息共享、联合惩戒机制,全面提升机动车环境监管质效。下一步,贵港市两级法院将持续以法治力量守护蓝天白云,为打赢蓝天保卫战提供坚实司法保障。
原文链接:http://sthjt.gxzf.gov.cn/zwxx/sxdt/t25961111.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