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新媒体资讯网!
当前所在: 网站首页>> 新媒体资讯 >>正文

【生态环境分区管控⑪】重塑“精气神”!中山推动治水文章从攻坚突破到美丽升级

时间:2025-09-17 作者:佚名 来源:广东省生态环境厅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的意见》,强化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典型案例的示范引领作用,广东省生态环境厅收集整理相关领域实施应用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典型案例,供各地各部门参考借鉴。


  应用地点:广东省中山市

  应用方向:推进环境质量改善,提升城乡人居环境品质


案例概况

  中山市拥江揽海、因水兴城,16条外江纵横、1041条内河涌交错,素有“鱼米之乡”的美誉。但早年低端产业集聚、发展模式粗放、污水处理设施滞后,造成黑臭水体遍布城乡、水污染形势严峻。面对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累积的生态环境欠账,中山市痛定思痛、直面问题、铁腕治污,把治水作为中心工作强力推进,全面打响水污染治理攻坚战。中山市在水污染治理过程中,深化落实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成果,充分运用水环境管控分区策略,分别针对水环境工业污染重点管控区、水环境城镇生活污染重点管控区、水环境一般管控区,结合问题识别、精准溯源等工作基础有的放矢、分类施策,从源头上解决水污染问题,推动污泥浊水蝶变为碧水清流,不仅重塑了城市风貌的“精气神”,更是闯出了一条协同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的新路。


亮点做法

  一、推进绿色发展,水环境工业污染重点管控区关键抓好产业准入、规范排污

  中山市强化问题识别、精准溯源、分区施策的工作闭环,针对不同发展基础、污染排放结构、流域治理目标的水环境管控分区,科学谋划实施精细化、差异化的水污染治理措施。

  中山市共划定4个水环境工业污染重点管控区,包括大涌镇、板芙镇、小榄镇部分和神湾镇部分区域,牛仔洗水行业是造成该区域水环境工业污染的主要因素之一,其中大涌镇现存牛仔纺织服装企业约1600家,洗水设备3400多台,占全市洗水设备约77%。为有效破解上述牛仔洗水产业低效、粗放发展问题,中山市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方案明确提出引导产业分类集聚,牛仔洗水等污染行业须按要求集聚发展、集中治污,要求新建、扩建牛仔洗水行业中水回用率达到60%以上。

  结合生态环境分区管控要求,中山市印发《中山市牛仔纺织服装洗染行业整治提升工作方案》,部署牛仔纺织服装洗染企业淘汰落后产能和关停退出安排,引导相关企业入园集聚发展;市生态环境局筛选相关牛仔纺织服装洗染行业排污单位为工作底单,联合各镇街开展执法帮扶,依法查处了一批环境违法行为。同时,为进一步强化工业污染治理,完善工业废水排放管理,中山市先后出台《中山市工业废水排放去向及手续办理指引》《中山市工业废水接入城镇污水处理厂管理指引》,指导开展工业废水纳管评估,实现工业废水分类处理,保障全市污水处理厂的安全运行与尾水稳定达标排放,避免二次污染江河、湖泊,大幅度缓解水环境污染问题。

  二、致力黑臭清零,水环境城镇生活污染重点管控区突出抓好控源截污、水岸同治

  中山市共划定7个水环境城镇生活污染重点管控区,面积超全市国土面积的1/3,包括中心城区、人口密集区。该区域内河涌黑臭问题严重,普遍存在生活污水直排、漏排和清污混排,污水管网缺损较多、缺乏维护管理,生活污水处理厂运行负荷和进水浓度“双低”等现象。为啃下水污染治理这块“硬骨头”,中山市以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为指导,形成以“控源截污”为核心、以清淤、截污、纳管多措并举的治理路线,实施“一流域一策”“一河一策”,确保治一条成一条。

  一方面,在全省率先推动“厂网一体化”管理模式,建立全市责、权、利长期稳定统一的污水处理厂网一体化管理体系,形成全市排水管理“一盘棋”,统筹推进城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及配套管网建设。以水环境管控分区为单元开展源头全覆盖雨污分流,建立从源头到末端的完善排水系统,实现了排水防涝、污水收集、河涌水质等多方面协同改善,污水设施、运行效率协同增效,城镇建成区基本消除黑臭河涌。

  另一方面,为巩固优化河涌水环境质量,中山市立足自然水网和水资源条件,大力实施建设活水循环工程,在完成截污工程等前提下,开展河道清淤疏浚、河岸绿化提升、净化水植物增种等多项举措,有效改善河涌水动力和滨水生态环境,推动河流治理与河湖水系相连通,进一步提升河涌景观效果和社会效益。

  三、防范人水矛盾,水环境一般管控区着力抓好农村生活污水和水产养殖尾水治理

  中山市共划定13个水环境一般管控区,面积最大、数量最多,覆盖东凤镇、阜沙镇、南头镇等农业资源丰富地区。该区域农村黑臭水体问题突出,广泛分布重要水产养殖基地、众多水产养殖大户,养殖规模大且模式粗放,鱼塘大排大灌带来了尾水污染问题,对区域水环境形成较大压力。为解决农村突出水环境问题,中山市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方案要求加强畜禽养殖废水处理及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减少种植业水污染物排放,鼓励支持水产养殖池塘、网箱标准化改造,推广循环水养殖、人工配合饲料等生态养殖技术,推动因地制宜治理农村面源污染。

  根据生态环境分区管控要求,中山市印发实施《中山市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攻坚行动方案(2021-2025年)》,推进农户雨污分流改造,制定出台农污工程简易审批指导意见,推广“四方举牌验收”“五方联合核查”等创新模式。全市20条农村黑臭水体均完成整治并通过评估,一批涉农行政村(社区)通过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实现了水清岸绿、鱼翔浅底的美好生态环境,逐步打造成集休闲旅游和现代农业为一体的美丽乡村旅游示范村。

  针对水产养殖行业污染问题,中山市出台《中山市养殖池溏升级改造与尾水治理三年行动方案》,全面推进连片养殖池塘开展升级改造,积极破解水产养殖尾水处理难题。在完成30万亩养殖池塘摸底调查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实行“一塘一策”“统租统管”的治理策略。针对高密度养殖采用“三池两坝”治理模式,低密度虾蟹混养采用简易生态型治理模式,零散低效鱼塘采用岸基设备治理模式,或改变农业生产用途、复耕种植粮食作物,同时引入大型养殖企业对养殖池塘进行统租统管,为连片尾水治理创造良好条件。


应用成效

  经过近年来的攻坚克难,中山市治水取得亮眼成绩,全市新建管网6000多公里,生活污水收集率和处理能力大幅提升,12.2万亩养殖池塘完成尾水排水治理改造,106条主干河涌基本消除劣Ⅴ类,1041条内河涌水质指数大幅改善。随着一批治水示范河涌、绿美河涌陆续建成,沿河宜居宜业、亲水乐水的城市风貌逐渐展现,近来中山成功创建国家海绵城市建设示范市、首批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城市,取得从“治”向“美”转变的阶段性胜利。


中山市岐江河“一江两岸”风光


案例启示

  中山市水环境管控分区成果集成了流域单元划分、污染排放结构、区域发展特征等内在分析逻辑,只要按图索骥、对症下药、精准施策,就能实现不俗的水环境治理效果。针对水环境工业污染重点管控区,由于水环境容量不足,需要大力削减工业污染物排放量,应以绿色发展为引领,严格产业准入门槛,规范工业废水排放;水环境城镇生活污染重点管控区以生活污水为主要污染源,通常存在雨污不分流、污水直排入河、设施管网缺损等情况,应从源到污、从水到岸协同做好控源截污、水岸同治,确保河涌水质不黑不臭且不返黑臭;针对水环境一般管控区的农业农村污染源特征,着力抓好农村生活污水和水产养殖尾水治理,防范化解可能引发的人水矛盾,维持良好水生态,保障水环境容量。



原文链接:https://gdee.gd.gov.cn/hbxw/content/post_4764743.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新媒体资讯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政讯通传媒有限公司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联系电话:010-53387021 010-56153985
监督电话:17610609455,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jiankangfzdyzx@163.com 客服QQ:2894426415 通联QQ:491393325
中国互联网协会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北京网络行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