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新媒体资讯网!
当前所在: 网站首页>> 媒体报道 >>正文

大众新闻:保护开发两手抓,千年枣林焕新生_媒眼看环保_山东省生态环境厅

时间:2025-09-17 作者:佚名 来源:山东省生态环境厅

  一场大雨过后,位于乐陵市朱集镇的千年枣林景区,翠绿的小枣在雨水滋润下更显饱满。朱集镇党委副书记、镇长孟洪沁告诉记者,小枣将在两个月后成熟。

  

  8月6日,由山东省生态环境厅主办的“践行‘两山’理念 建设美丽山东”媒体行活动启动,首站来到中国金丝小枣之乡——乐陵市。在这里,经过全域保护和多元开发,千年枣林焕发出新的活力,为“两山”转化写下生动注脚。

  走进千年枣林,一棵棵枣树树干上挂着专属的“身份证”,上面记录了枣树的保护级别、编号、科属、树龄等信息。“我们对百年以上古枣树进行挂牌保护,便于采取针对性管护措施,也帮助公众识别并了解这些珍贵的自然资源。”孟洪沁说。

  千年枣林景区是全国最大的千年原始人工结果林,现有30万亩枣林,域内千年枣树有1400余棵,500年枣树有1.4万余棵。为了保护这些“绿色化石”,当地开展了金丝小枣种质资源库建设,划定金丝小枣核心区、保护区,对百年以上古枣树进行挂牌保护,为古树撑起了坚实的“保护伞”。

  

  保护之外,当地探索起林下经济新模式,让一份土地上“长”出多份收益。通过推进党支部领创办合作社,乐陵市加快枣树成方连片流转,实现规模化种植。同时,在枣树下种植芍药、牡丹、辣椒、油菜花等,提高了土地的利用效率,以朱集镇为例,每亩可增收3000元左右。对村民而言,不仅流转土地每年获得可观的流转金,还可以获得合作社每年的收益分红。村民不再围着土地转,可以去附近打工,再得一份收入。

  冻干、枣酒、枣醋、酵素……在乐陵,小枣不只一种形态。围绕一颗枣,当地发展起涉枣类食品加工、枣类农机等关联性产业,研发出21个品种140类产品,其附加值增加了几倍甚至几十倍。

  这条枣产业链还在持续延伸。乐陵市打造枣博会、旅游推广周、枣林赛事等旅游品牌,先后建成中国金丝小枣文化博物馆、百枣园等20多处文化旅游景点。电商产业园、红枣产品交易园、红枣批发市场等为小枣提供了交易平台,形成“商场超市、电子商务、连锁专卖、农超对接、直营店铺、酒店宾馆、航空高铁、国际贸易”全渠道销售布局。

  


原文链接:http://sthj.shandong.gov.cn/dtxx/mykhb/202508/t20250807_4841404.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新媒体资讯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政讯通传媒有限公司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联系电话:010-53387021 010-56153985
监督电话:17610609455,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jiankangfzdyzx@163.com 客服QQ:2894426415 通联QQ:491393325
中国互联网协会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北京网络行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