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着力打造“阳光透明”财政
时间:2021-01-27 作者:佚名 来源:北京市财政局
近年来,北京市财政信息公开范围不断扩大、内容不断丰富、明细程度不断提高、形式不断创新,确保公众把政府账本看得全面、清楚、明白。该市财政信息公开工作已连续5年在清华大学组织的全国市级政府财政透明度排名中位居榜首。
一是公开范围不断扩大。政府预决算方面,2008年公开了一般公共预算和政府性基金预算,2012年增加公开国有资本经营预算,2014年将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提交市人代会审议并向社会公开,实现了政府预算体系的“全口径”公开。部门预算方面,2010年首次公开部门预算时仅包含44家提交市人代会审议的市级部门预算,到2020年实现了除涉密部门外,206家使用财政资金的市级部门预算全公开。
二是公开内容不断丰富。政府预算方面,2020年北京市新公开报表数量从2008年的5张增加到27套主表和23套附表。2020年增加政府购买第三方服务信息透明度,新增政府购买服务情况,在预算草案中新增《政府购买服务预算情况汇总表》,细化反映各部门在6个领域60大类向社会力量和事业单位购买服务的预算安排情况。政府决算方面,从2008年的2张报表逐步丰富至2019年的14套主表、9套附表,并在2018年新增政府债券发行和还本付息情况以及政府购买服务支出情况的基础上,增加了预算调整情况的说明。
三是明细程度不断提高。政府预算方面,2020年,结合市区收入划分改革,进一步细化公开税种情况,细化反映市级收入中的房产税、车船税、印花税、资源税、耕地占用税5个税种收入情况,新增政府债务有关情况。在原有反映债务情况的3张表基础上,新增《地方政府一般债务余额情况表》和《地方政府专项债务余额情况表》,细化反映政府债务的余额、限额、发行额、还本支出等情况。政府决算方面,2014年首次增加了公共财政预算的决算总收入、决算总支出的内部结构情况,决算收入和决算支出重点科目完成情况的对比情况,年度间“三公”经费支出规模对比等内容。2018年细化了市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表中环保税、森林植被恢复费、残疾人就业保障金3个子项,并对相关情况进行解释说明。2019年进一步细化了公开科目。如在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决算情况表中“非税收入”下增加了“国有资本经营收入”科目等。
四是公开形式不断创新。一方面,综合利用网站、新媒体平台、传统媒体、电视媒体等传播途径打造全方位的公开宣传渠道,积极引导人民群众了解财政工作、读懂财政工作;另一方面,通过一图解读、短视频、H5等多种方式多角度解读预决算报告,便于公众查询理解。